中美视角下的深圳:冬天都能挺,春天当更强!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20-03-19 01:40 阅读 1000+

深圳的喜事,还在2020以后

——现在是冬天,已经不冷,春天能不更美?

首图图片来源:牛弹琴(bullpiano)

深圳,正在冬天。只是,并不寒风刺骨。

2018-2019,世界的经济确实还在不断地“L”型探底 。中国,更是主动刺破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受进出口贸易规则的影响,外向型经济的深圳当然有所波折。比如,2019年3季度统计出的GDP数据,4大一线城市里,深圳GDP增速垫底,低于广州了。很多自媒体,提醒了慎重关注的建议。

图片来源:证券时报

与实体经济走势不同,深圳楼市2019年却是波折向上的。开年暖一波,3、4季度接着暖一波。有人做过总结,说不知不觉,下半年国家已接连出台7项政策,为深圳撑腰,顺带也扶了楼市的腰。简单来说,像深圳宝安中心区,用了2个月的时间,房价从8、9万,直接升到了10万、11万,3房报价套均抬升300万。实在咋舌。

与此同时,真正影响这些政策次序出台的背景大事,也有新的进展:中美终于达成了一个agree ...

图片来源:深圳各大微信群

1   中美第一波谈成,深圳走出深冬   

最近,中美第一波谈成。其实,很是坎坷。

基本上,是以进口农产品、达成货币协议等等,去换来进出口费率退回到2019年9月的水准,让中方企业的出口顺畅,让美方企业的进口也顺畅,让双方的中小企业的日子好过点;同时,双方也得以和平进入第二阶段的洽谈。

这一波,对深圳是明显的利好:昭示深圳的出口情况,不可能再低了;深圳的企业,苦日子不可能更苦了

在之前2年,深圳很多企业挨着很大的苦,被出口受遏所累;而深圳还放下了房地产,一直遏制着房地产的发展。可以说,深圳真是完全靠实力和家底,挨过2017-2019年,硬撑起来6.61%的GDP增速。可以说,没有房地产的深圳,能活成咋样,看看过去2年就知道了。

这个“谷”,差不多“探到底”了。

中美第一波谈成,不再加税了,深企的压力不再增加。在出口松一点口之后,2019深圳的硬件产业肯定是要增产的。企业们会好过一点,可以有现金流去熬到第二波的谈成。实体的谷底,差不多探到了

楼市的谷底,也在路上了。

2019年3-4季度,深圳的楼市已经无比活跃起来。买涨不买跌的热钱,总算看到更普遍的涨势,敢于入市了。否则,买房持仓个2、3年,价格只是涨个利息的幅度,顶多也就是保本了。

据消息传说,明年楼市还会更放地开一点,不会像2017-2018那么紧。这样,更多的刚需也好,投资者也好,都会加大步伐,把房地产交易带起来。有房地产解绑的助力,深圳的GDP有望好那么一些。

出口松绑,华为们舒出一口气,楼市也活力复苏。

2019年底,深圳算是走出深冬了。

2   待2020第二阶段协议落地,深圳将入暖春   

这第一波,谈的也不过是亚洲大国出口给北美大国的商品的税率回到9月份的水准。其实中国多进口点农产品对中国的物价是好事,能平抑肉价。年夜饭吃得起红烧肉了。

但金发者要谈的,是许多更根本性的东西:

知识产权收费,取消企业补贴,让美企入局大陆,开放金融的口子。

谈成了的话,当然对美方企业是大大的利好。

而这一边要谈的,是让费率退回到2017年水准:

同时,让中国的高科技、金融获得国际的支持走向世界、爬上更高的高度。

而这其中种种的落地政策、落地动作,始终也是要放到深圳去做的。就像《示范区行动方案》所说,电子、互联网、金融、社会保障... ...统统都要深圳担起来。

这个担当的过程,对深圳来说,是一场“看不见”的大建设:这场建设,包括基建,是拉动GDP的力量;这场建设,包括产业大引入,引入世界级的科技产业能力,更是拉动GDP的力量。

这基建大建设,从高端工业厂房到科研设施,从中小学到大学,从地铁到高楼,从5G到智慧城市,蕴含无数大工程。

深圳的GDP增量,当然会放大。

自2020年下半年后,深圳不会缺“GDP”推动力的。

3   2025强国目标基本实现,大城深圳楼价难平凡   

中国发展的想法,是2025-2035要达成一些目标。

中国要做成世界制造业强国。这个制造业,并不是马来西亚、台湾那种款。而是想要德国、加州、法国那样的款。

世界上,哪些国家好过?

当然是揭开工业化序幕的英国,及后面偷走英国工业技术的法国、德国、美国。得高端制造业者得天下。金融中心固然更牛逼,但是没有本土的高端制造业做护航,一个国家也很难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

军事、金融、科技、商品出口,是组团结对的:一起牛,才能靠谱牛。

中国的未来,想要支撑4个金融中心(港、深、沪、京),让高端制造业商品,走向全球。这样,中国的本土企业才有足够的市场支撑。

拆解开来,用通俗大白话说就是:

把加州和硅谷,搬一点儿过来,主要是高科技、互联网、航空和深海里的那点东西。

把纽约和伦敦,搬一点儿过来,主要是金融、文化、制定规则的那点东西。

把德国和法国,搬一点儿过来,主要是工程教育体系、工业设备和流程的那点东西。

把日本和韩国,搬一点儿过来,主要是东亚产业者的勤忍、品牌及对世界的输出那点东西。

当中国成为一个极度发达和开放性的科技型、金融型、贸易型大国时,中国的一线城市都会魅力增生。

当中国达成这种目标时,深圳也就焕然一新,高光加身。

深圳,会成为一个全新的全球标杆城市,有点杂糅了新加坡、香港、东京、旧金山模样的城市。

这个城市,有产业,代表着国际的工业科技的前锐。

这个城市,有文化,文化让品牌有了性格,能打动全球的人。

这个城市,有金融和法制,金融如流水,载动了很多发展的可能;法制,又在保障这些可能性的形成。

回到楼市。

中国房价还在爬坡,到了山顶才能彻底让位给实业。

中国房子增速的高点,是在2030;2035年以后,制造业强国KPI全面达成后,中国将不再依赖房地产,会更倚重实体和产业;金融更会成为万业之源,像华尔街、伦敦那样,金融自身就成为产业、GDP增速器。

到那个时候,中国才会变成欧美当下房地产的样子:

房价增速减慢,房价高位维持,租售比高企。

房子成为被动和保守投资配置,而不再是进取型投资配置。

在那之后,人们才会更安心搞实体、搞科技、搞金融:财富剧增的造富机,只存在科创、金融、文化领域。

楼市雪坡还长,容你我慢慢建仓!

来源:爱住家投研圈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