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专家:年后避开“2类房”,拿在手里容易“缩水”,谨慎为好

匿名 2020-03-18 10:30 阅读 1000+

  现在年轻人奋斗在工作岗位上,我猜除了为了功成名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外,无非是为了攒钱早日买房。“买房子”这件事现在已经随着房价上涨被抬到了太高的地位,有条件的家庭会给孩子准备一套“婚房”或是“学区房”;条件差一点的给孩子凑个首付;对投资感兴趣的人多买几套房,还有人利用“杠杆”炒房的方式,前几年可能还小赚了一笔。不过房产专家称:年后不论是什么原因买房,组好避开“2类房”,拿在手里容易“缩水”,谨慎为好。


  不少开发商就利用房子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特殊地位”,趁着前几年的势头大赚一笔。房产专家愤然道,这种做法不仅让房子的根本价值“变味”了,还增加了全体劳动人民的生活负担,房子应该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可是没办法,房子依然要买,日子还是要过,房价同样还要关注,只是年后买房,最好避开“2类房”。

  第1类、商住房

  商住房和我们的社区住房不太一样,不仅可以拿来自住还能作为公司注册的地址使用,在此进行商业活动。据房产专家介绍,商住房的使用年限相比住宅较短,只有40年产权。而且若是贷款买房,商住房的首付比例会高于普通住宅,更不用说入住后的水电费用单价了,非常划不来,而且现在房子的价格被统一压制,这种房子握在手里也会慢慢“缩水”,所以这类房子最好谨慎购买。


  第2类、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子一般人可能不太注意,它们不会办理房产证,相应的也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购买入住的风险都很高,但是优势在于便宜。若是要拆迁,小产权房子收到的补偿非常有限。所以房产专家建议,不要只看价格的优势,即使家里条件差一点,最好也避开这类房子。平时入住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遇到特殊情况后很难维权,毕竟不受保护。

  总之买房的最初和最终意愿都是为了生活幸福能有一个落脚的“家”,在选择时为了日后的生活当然要谨慎再谨慎,衡量利弊后才做取舍。而上述2种房子明显“弊”大于“利”,随着房价的全面调控,握在手里也很容易“缩水”,所以年后买房最好避开它们。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