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完成超九成 中海华南投资与加速布局多元化

中国房地产网 2020-03-03 17:35 阅读 1000+

11月6日,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公告,10月,连同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为281.86亿港元,同比增长15.19%,相应的已售楼面面积约为150.17万平方米。

10月,中海系列公司的累计合约物业销售约为3184.04亿港元,同比增长26.91%,相应的累计已售楼面面积约为1526.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07%。另外,截至10月31日,中海系列公司录得已认购物业销售约为334.01亿港元,预期将于往后数月内转化为合约物业销售。

可以看出,中海10月仍然保持了销售节奏,按照2019年的销售目标3500亿元计算,截至目前,中海已完成年度目标的90.97%,年底完成目标几无悬念。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不仅仅只有中海稳健的业绩表现,同时还有中海各区域的销售排名。具体而言,前10月,中海华北地区销售金额最高,为619.77亿港元,相应已售楼面面积224.77万平方米;华东地区次之,销售金额为523.87亿港元,已售楼面面积163.87万平方米;北方地区销售金额为402亿港元,华南地区342.38亿港元,西部地区227.16 亿港元,香港及澳门99.90亿港元。

区域排名并不反常,但对于排名不突出甚至有些落后的华南区域来说,10月中海在广州珠海补仓的两宗地块却显得有些意义非常。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此前报道,10月24日,中海以底价50.96亿元竞得广州海珠区大干围西侧地块,楼面价34628元/平方米;10月30日,中海以11.73亿元竞得珠海航空新城片区一宗涉宅用地,折合楼面价约为12935元/平方米,溢价率27.36%。

其中备受关注的当属广州海珠地块,这块广州起拍价第二贵、在近6年出让的江景地块体量排名第二的地块曾让楼市颓势下的众人惊呼。事实上,这已经是中海今年来在广州落下的第三子,此前4月2日,中海分别在广州以13.91亿19.66亿拿下番禺亚运大道北侧石楼镇新城地块和广钢新城AF040225-B地块。

很难想象,近年来中海在广州落子甚少,2017年,中海仅在广州荔湾区落下一子,纳储26.7万平方米;2018年,重提一线战略的中海拿下157.6万平方米的土地,且更多是采取较保守的股权合作方式,实际权益土储只有约51万平方米。而广州过去曾是中海销售贡献最多的区域,一度对销售贡献的占比达到30%。

对此,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市场业内人士宋丁认为,中海在广州拿地是很有远见的,对其未来利润增长非常有好处。他表示,目前广州房价大约只有深圳60%,大湾区政策给广州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升值空间,同时地块越靠市中心价值越高。

据了解,中海今年在广州拿下的三块地块分别位于亚运城、广钢新城和海珠大干围等热门地段。

除了广州,今年以来中海明显加大了华南地区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大湾区,而中海此前在3月业绩会曾上表示,大湾区既是中海发祥地,也是大本营,其地位特殊,潜力巨大。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不完全统计,前10月,中海在大湾区共拿地7宗,包括3宗广州地块,及佛山、深圳、东莞、珠海各1宗,总拿地建面91.71万平方米,成交总价183.19亿元。

公告显示,2018年中海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收入为410亿港元,占到公司销售收入22%,另外,截至2018年末,中海在粤港澳大湾区共有14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占比超过15%,可供货值将近3000亿港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0月23日,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名称由“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并未公告中提及更名原因。

对于此次更名,宋丁认为,去地产化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趋势之一,符合国家产业和政策导向,而更名也符合近来中海多元发展运营商角色。

此前颜建国在3月业绩会上曾表示,中海地产的发展布局今天的主业是住宅开发,因为其周转快、利润高;明天的业务是商业资产管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房地产下半场持续增长的动力;后天的业务是中海的创新业务,聚焦教育、养老、物流、文化等产业。

来源:观点地产网

| 中国房地产网 | 编辑:本站编辑| 2019-11-08 14:16

标签:中海,华南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