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年,父母只给20万,我如何在深圳买下了800万的房子?

遇见小mi 2019-12-22 18:22 阅读 1000+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工作五年,父母只给20万,我如何在<a href=深圳买下了800万的房子?" inline="0">

作者|宛平城主 编辑|霄霄

人生长路漫漫,关键的选择只有几步,有的时候,一步不同,步步都不同。

我的一个朋友小言,深圳工作五年,小孩刚出生,看着深圳均价8-10万的房子,特别惆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深圳的房子。

而此刻,也是工作五年,我和我老公已经拥有一套在深圳南山的学位房,目前单价已经8万以上,价值800万。

是父母资助更多?并不是,父母资助只有20万;我们工资更高?几乎持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听我慢慢道来。

工作五年,父母只给20万,我如何在深圳买下了800万的房子?

01 一步不同,步步都不同

我和小严是研究生同学。五年前,我和他同时参加工作,由于同专业,我们工作收入差别都不大。当时的深圳,房价已经很高了,均价3万,想想都咋舌,动辄几百万的房子,首付至少上百万,对于家庭都不富裕的我们来说,是一笔难以想象的数字。

我们当时推算,即使首付100万,靠我们到手的工资,也要至少7-8年净收入才能买得起吧。

两年过去了,我们手里都小有积蓄,当时我们都分别谈了对象。此时,我们做出了不同的决定:

小严拿出两年的积蓄20万,回老家把家里的房子全部翻新了一遍,三层别墅小洋楼,还有花园小池塘,看着照片就很美,很快,他们就风风光光地把婚结了。

而我和我先生,手里也是20万的积蓄,动了一个念头:哪怕40平米,也要在深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于是,我们开始一边凑钱一边看房子。当时,我们确实非常难以启齿而又不得不向父母要了20万资助,外加由于公司性质,申请到消费贷20万,终于七拼八凑,凑到了60万首付。

工作五年,父母只给20万,我如何在深圳买下了800万的房子?

最终,我们选定了深圳前海一套不到50平米的小房子,总价150万,首付只要45万,外加税费中介费,刚好能够搞定。

当时的深圳前海,尽管有自贸区的风声,但是一切配套都没起来,没有地铁直达,公交车从福田中心过去,至少1.5小时。

第三年,小严和他媳妇过得很幸福,两个人每月收入存起来,很快一年又存了15万;我们过得很苦逼,每月房贷一万多,吞噬了一部分收入,同时每月信用贷20万需要还本金和利息,每月又要掏出去近5000元。

为了还房贷,我们想尽办法省钱,同时把买的房子租出去了,租金4000元,然后我们再与其他同事合租,每月只需要付租金2000元,这样每月还能省下2000元。

第四年,小严工作太忙,几乎很少回老家,别墅小洋楼已经没什么机会住了。而我们,突然在某个下午,接到中介电话,说有人想买我们的房子,出价200万。

工作五年,父母只给20万,我如何在深圳买下了800万的房子?

02 卖还是不卖?

当时身边很多朋友,买完房子之后,从此就安心还房贷了,两耳不闻房地产,再也不关心市场和行情,他们也不会卖。

而我和我老公,从房子买到手之后,就一直把房子高价挂在链家平台,我们就能随时知道市场的行情。

所以,当我们知道房子涨价了,我们决定把房子卖了。卖掉这套房子,意味着我们赚了50万,尽管负债很多,但是我们没有急于还掉负债,而是选择:换一套大房子,49平米太小了。

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深圳房价即将腾飞,也不知道在没有看好下一套房子时先把手上的房子卖掉,是非常不划算的行为,但是市场很快就告诉我们,要行动了。

工作五年,父母只给20万,我如何在深圳买下了800万的房子?

我们当时是周六卖的房子,周日就开始看房子。很快我们就傻眼了,周日上午看完的房子,下午就卖掉了。周日下午看完的房子,周一早上通知我们已经卖掉了。

我们开始警觉了,必须赶紧、立刻、马上买到房子。

从卖掉房子的后一周,整个周一到周五,我们白天上班,晚上看房,终于在周五晚上,我们定下来一套房子,地点在南山,学区房,总价360万,首付120万,同时借了20万消费贷。也就是说,我们从卖掉小房子,到买大房子,只花了一周的时间。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深圳房价首先实现翻倍。

第五年年底,也就是我们买完房子几个月后,房子翻倍到720万,第二年,由于是学位房,缓慢上涨,目前市场价至少800万。


工作五年,父母只给20万,我如何在深圳买下了800万的房子?

03 同样的条件,不一样的结果

小严和他的爱人,我和我的爱人,几乎相同的条件,参加工作时间接近,收入相当,家庭条件相当,但是此刻,我们拥有了一套接近800万的房子,而小严的别墅,几乎没有升值太多。

而小严看着深圳均价从3万飙升至6万、7万、8万的房子,又打算在深圳一直工作下去,更加惆怅了。

回想这一路,我觉得我们的差别在这些方面:

第一个差别,是眼光的差别。

在房地产还没有成为“投资首选”时,很多人只是把“买房”当作一个任务,而我们一开始就把“在深圳买房”当作一个目标,我们从来没有考虑回老家买房子,尽管在家里买房子或者盖房子,会特别光鲜,感觉自己终于工作了,有能力回报父母了,但我们还是选择了在深圳买房子。

工作五年,父母只给20万,我如何在深圳买下了800万的房子?

第二个差别,是胆量的差别。

刚开始工作,在家庭本身条件一般时,不是每个人都有胆量通过消费贷买房的。大部分刚工作的人都想着省钱,攒钱,把钱存够了再考虑买房,而我们在刚开始工作两年,就选择了消费贷买房,并且选择把房子租出去,以租抵贷,实现了买房“先上车”。

第三个差别,是思维的差别。

很多我们身边的朋友,五年之后还是一套小房子,或者房子由于地段原因,上涨不多;而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套近100平米、市值接近800万、在深圳核心区的学位房。

这其中最根本的差别,是我们在买房过程中,把房子当做一件“投资品”,既然是“投资”,就要看哪里上涨的空间大,哪种类型的房子上涨快。

在大家都按自己的预算,去选择一套能负担得起的房子的时候,我们一开始就方向明确,只买深圳核心地区的房子,也就是福田和南山,哪怕小一点没关系;而且坚定的只买学位房,并且只买核心地区排名前几的学位房,哪怕破旧一点也没关系。正是因为这样的定位,我们实现了“小房换大房”。

这就是我和小严的故事,在买房上不同的选择,让我们最终资产差距800万。

工作五年,父母只给20万,我如何在深圳买下了800万的房子?

我们没有被眼前困难吓倒,通过“先上车再说”,到“小房换大房”,实现了在深圳拥有800万的房产。

再之后,我们又买房、卖房多次。身边的朋友戏言,我们买房子跟“买白菜”一样速度。我认为,这也正是因为我和我老公,在买房上的“思维坚决一致”,以及愿意“短时间吃苦,换长远回报”的心理。

我们后来把买房的经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当时在二、三线城市,房子还没开始大涨时,很多朋友听了我们的经历后,也“以租抵贷”,再买二套,最终抓住了城市发展的机会,实现了资产的上涨。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