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他525万拿下深圳土地第一拍,现在只够买套房

呆呆咖啡馆 2019-09-09 19:29 阅读 3000+


1987年,他525万拿下<a href=深圳土地第一拍,现在只够买套房" inline="0">

(明日,中国土地第一拍当事人将相聚在侨城一号,共论深圳房地产前世今生。)


今年7月,深圳四块地拍卖,媒体称为“史诗级”拍卖,而事实上,这不过是缺地的深圳一下集中出来四块地,引发市场狂欢而已。

什么叫“史诗级”土地拍卖呢?在土地拍卖的历史长河里,32年前那场中国土地第一拍才是真正的史诗级。

它不仅是中国第一次土地拍卖,开辟了新中国土地可以买卖的先河,直接导致了第二年“修宪”,它也是迄今为止,全中国规格最高的一次拍卖会,当时,时任国家体改委主任的李铁映亲临现场,国务院外资领导小组副组长周建南、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以及来自全国17个城市的市长到现场观摩,香港方面则派出了一个由21人组成的“深圳第一次土地拍卖参观团”。

除了现场豪华参观团,就连当时那个枣红色樟木拍卖槌都有故事,当时找不到拍卖槌,于是深圳就请香港测量学会时任会长刘绍钧和后来当过香港特首的梁振英帮忙,在英国一家百年木匠行专门定做后赠送给深圳市。

那一天和那次拍卖都载入了中国土地历史发展的史册,现场几张经典照片和当时使用的拍卖槌留在了深圳博物馆,成为历史的见证。

1987年,他525万拿下深圳土地第一拍,现在只够买套房

(当年担任拍卖师的刘佳胜(左)和副拍卖师廖永鉴。)

1987年,他525万拿下深圳土地第一拍,现在只够买套房

(拿下中国土地第一拍的骆锦星。)

明天(9月10日),当时历史的重要见证人,历史图片中(图1右边)的副拍卖官——廖永鉴和当时第一拍的举牌人骆锦星(图2)将在侨城一号来一次历史性的见面,两位深圳土地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将一起亲述当年这场惊心动魄的拍卖。

更关键的是,这样珍贵机会未来都不一定会有,参与当年拍卖的两位老人都已经80多岁。

1

吃螃蟹的土地拍卖

引来历史上最高规格的围观

不成功便成仁,这是32年前刘佳胜和廖永鉴在中国第一块拍卖土地拍卖开场前的想法。

当时他们已经很清楚,无论成败,他们都会成为历史人物,只不过是,成功了就是历史的见证者,失败了,他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彼时是1987年12月1日,刘佳胜当时是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局长,廖永鉴是深圳市基建办综合处处长,两位出场要主持的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土地拍卖,这场拍卖即将在下午4点30举行。很多年后,刘佳胜都记得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700多人的深圳会堂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几十架照相机、摄像机和录音机都做好了准备。

现场除了媒体和准备举牌的企业,还有一帮重量级的观众,当时,全国市长会议正在深圳举行,深圳土地第一拍对于土地改革意义重大,所以,参会的各位悉数到了现场,包括时任国家体改委主任的李铁映亲临现场,国务院外资领导小组副组长周建南、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以及来自全国17个城市的市长一起到了现场观摩,香港方面则派出了一个由21人组成的“深圳第一次土地拍卖参观团”。

此后,深圳甚至全国都没有出现过这么高规格的土地拍卖会。

“面对这样的场面,说不紧张是假的”。后来的刘佳胜回忆说,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而且关系非常重大,土地拍卖在当时实际是“违宪”的,所以他和廖永鉴都非常紧张,有种“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的感觉,拍卖之前两个人不断的把去香港学到的拍卖细节和可能出现的状况想了又想,还进行了多次的模拟拍卖。

最后,时针指向下午4点30分,刘佳胜和廖永鉴从幕后走出来,开始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土地第一拍的历史时刻。

2

200万到400万只用了几分钟

一个举牌瞬间定格历史

中国第一拍始于一块占地面积只有8588平方米的住宅土地,土地编号H409—4,使用年限50年,这块地就是后来中国首个商品房东晓花园地块,紧邻风景秀丽的深圳水库。

拍卖地块限定的底价是200万元,每口价5万元,深圳市政府还事先在报纸上刊登了《土地竞投公告》,拍卖前三天,就已经有44家企业领取了正式编号参加竞投,其中外资企业9家。因为有香港媒体和香港开发商,此次拍卖决定双语进行拍卖,刘佳胜说一句普通话,廖永鉴就用粤语再说一次。

“拍卖开始!”当走到拍卖台的刘佳胜宣布拍卖正式开始的时候,现场立马沸腾起来,各个竞投企业的法人代表争相举牌高声喊价。刘佳胜说,当时他们对拍卖的价格期望都不高,没想到,市场的热情远超他们的想象。200万起价,每次叫价5万元,才叫了7次,有人就不耐烦了,一下喊出了400万的价位。”真是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们一时兴奋得不知所措,但很快又镇定下来,运用拍卖技巧掀起了现场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后来的刘佳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如此回忆。

400万之后,现场安静了很多,场上竞争者就只剩下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工商银行房地产公司和深华程开发公司。

身为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骆锦星是在400万之后才加入举牌队伍的。在当时的举牌者里面,骆锦星可算是最有举牌经验的竞买者,也是当时的房地产大鳄。看看当时深房做过的大事件,就知道1979年来到深圳在政府单位负责建房子的骆锦星已经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1984年,深房公司在香港注册了一个公司,开拓海外业务;

1985年,深房以5350万元拍下香港深水埗地皮;

1987年,太子中心两幢大楼几天之内被抢购一空,深房净挣4000万元。

1987年的4000万简直就是巨额资金,要知道,后来第一拍拿下后开发的东晓花园深房才挣了400万元。所以这个时候,骆锦星就是那个钱包鼓鼓的深圳地产大鳄。他后来回忆说,自己提前测算了下,200万肯定太便宜,就懒得举牌,一直到400万之后才开始参与举牌,他的心理价位是530万,而且他是势在必得,开拍前还去国土局打听情况,想知道哪些公司决心大,结果在那里遇到了同样很关心竞争对手的深华程开发公司的老总。

深华程开发公司无疑是当时骆锦星最有实力的对手,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桂强芳回忆的,如果真是,那是桂强芳帮了骆锦星一把。桂强芳是后来的中国房地产中介第一人,当时他还未创立国际地产,还在政府单位上班,也是该场拍卖会的策划人员。拍卖到520万时,现场就剩下深房和深华程两家了,桂强芳觉得这个价格很高了,就赶紧走到深华程老总身边让他考虑下,告诉他地价不能太高,未来卖不出去也是自讨苦吃。深华程老总跟他说还可以再加,当拍卖官叫到525万时候,桂强芳看他还准备投,一只手举牌子,一只手在计算价格,不想把手里的牌子拿下来。桂强芳让他把手放下来,就在深华程老总低头按计算器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刘佳胜已经宣布,525万第一次,525万第二次,525万第三次。然后,刘佳胜一槌落下,庄严宣告:这块土地的使用权归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

“525万成交的时候,至今都能感觉到那时的心跳。”刘佳胜日后在接受采访时候对这一时刻依然记忆犹新。

桂强芳后来则说,其实当时他如此做也是因为很担心拍卖价格过高,200万底价到525万,溢价已经2.6倍,当时的市长对这个价格已经开心到飞起,再高会有压力。那一年,深圳拍卖这块地加上投标的地,三块地出让得到了2366.88万元的土地出让费用,等于当时深圳1985年和1986年全部的土地费用收入。

不知道后来深华程老总有没有懊恼,因为一个疏忽,最后举牌的骆锦星成为了中国土地拍卖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深房后来的风光一时无二,而深华程后来籍籍无名,也不知道这个公司是否还存在。而当年525万拍下的罗湖那块地,如今只够买下那块地开发出来的东晓花园的一套房,房子的房龄还已经30年。如果离开罗湖到深圳湾豪宅,525万也许连个一房都买不到。

历史是一条河流,会带走所有无关的人和事。

3

骆锦星不仅仅是第一个举牌者

还在中国房地产历史上创造多个第一

中国第一拍最大的意义不是对土地改革做出了尝试,而是直接促进了宪法的修改。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规定是属国家所有,一直都是国家统一分配无偿使用。1982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明文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但是深圳当时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建设就需要资金,能让深圳人敢于作出改革的,一桥之隔的香港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香港人当时说,你们是躺在黄金上喊穷,为了找资金,深圳第一代人冒着“违宪”的风险,从出租土地到合作开发,拉开了房地产商业开发的序幕。

1987年12月1日的深圳土地第一拍则直接促进了宪法的修改。1988年4月12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写道:“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这一修改也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深圳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做法,为全面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让渡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深圳的“第一槌”奠定了中国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石。”刘佳胜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举牌的骆锦星也成为了历史人物。

但是太多人只知道他是个举牌者,很多人不知道,他是和深圳市房地产共同成长的人,深圳土地的变革从他而起,他是第一个和香港人合作开发建房子的人,深圳的第一个划拨用地合作开发的项目就是他完成的。

骆锦星是1979年深圳建市前夕,被要求支援深圳建设,从当时的原宝安县惠阳地委上调到深圳单人深圳市房管局副局长的。在他的一生里,深圳房地产发展甚至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里都有他的名字,他在中国房地产历史上创建了多个第一:

创建了深圳经济特区也是中国内地第一家房地产公司;

创办了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公司;

竞得了中国土地使用权“第一拍”。

第一个实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

第一个按国际惯例实行建设工程公开招标;

第一个开拓海外房地产项目;

第一个引入境外资金合作开发房地产;

第一个采用楼宇预售手段筹集资金;

第一个成立物业管理公司标……

他的这些第一,对深圳的土地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房地产历史上,你将找不到第二个创造了如此多“第一”的人。

所以,明天(9月10日),这场难得的历史会面你一定要记得来,听骆锦星讲讲当年的传奇,听后来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廖永鉴翻开尘封多年的历史。另外,陈劲松和姚育宾也将为大家讲解中国地产40年的前世今生。


1987年,他525万拿下深圳土地第一拍,现在只够买套房

1987年的深南大道,光速的37年。


参考资料:

1、《大事件—惊世第一拍》 作者方兴,发表于《深圳晚报》

2、《刘佳胜,见证共和国土地第一拍》 作者祝融峰

3、《改革开放40年 | 刘佳胜:我参与了共和国土地“第一拍” 》 来源于自然资源部

4、《百位深圳改革人物骆锦星:竞得中国土地使用权“第一拍”的吃螃蟹者 》

5、《“动地一槌”槌出中国土地第一拍 》

6、《地产30年:1987年中国土地第一拍、英雄正年少》作者姚育宾

7、《桂强芳:还原中国土地第一拍》 乐居财经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