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2019年~2023年)房价何去何从?

逃荒山谷的三爷 2019-08-29 19:09 阅读 1000+
未来五年(2019年~2023年)房价何去何从?

房价长期看涨,并多极分化。

第一个问题,长期来看,房价为什么会涨?

先想一下,过去十年,你吃的鸡蛋、买的水果、外面的大排面,价钱是涨了呢还是跌了呢?原来1块钱一个的早餐包子,现在是不是都涨到2块了,原来1块5的雪糕,最近也出来15块钱一支的雪糕了呢,原来28一碗的黄鱼面,现在也已经45一碗了。那么当未来的某一天,早餐的包子3块钱一个,雪糕25块钱一支了,一碗黄鱼面要80块钱的时候,房价是会降呢还是会跟现在一样呢?

未来五年(2019年~2023年)房价何去何从?

超市里的水果价钱

长期来看,5到10年以后,并不是说某个城市的房产价值涨了,而是说衡量房价的货币在贬值,并且货币贬值这种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池子里一直在进水,但是没有出水口,所以所有东西跟着水涨船高。物价跟房产都是货币的蓄水池,物价会涨,房价也会涨,只是说物价涨了,我们可以选择买或者不买,而房子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很多人努力半生也只能买一套房子,所以房价才会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第二个问题,会呈现那些多极分化?

(1) 城市分化

房价长期看涨,但是进入下半场,不同城市的房产会开始不同的分化。

一二线城市的房产,会继续领涨全国。看看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国家,人口的趋势是越来越往大城市聚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屁股决定脑袋,以后中国也会是这个趋势,大城市的聚集效应会愈加明显。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会继续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优秀人才,每年进入这些大城市的毕业生,优秀的人会留下,不是那么优秀的人会回到老家城市或者自己的省会城市发展;同样,每个省的省会城市会继续吸引本省范围内的优秀人才,以后每个省只会有一个大城市,其中山东和广东是两个例外的省,山东会有济南青岛两个大城市,广东会有广州深圳两个大城市。优秀人才的不断聚集和持续的人口流入,会支撑这些大城市的房产继续上涨。

未来五年(2019年~2023年)房价何去何从?

上海找工作的毕业生

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产,会横盘微跌,越是没有经济优势、人口持续流出、位置偏远的小城市,下跌的风险越大。就像我之前写的一篇《一个小城市卖房经历 山东枣庄》,就在两个月前,我决定把山东枣庄的一套房子卖了。房子是2014年买的二手房,老市区,2004年建成的,位置不错,生活便利,当年是3833的单价买的。最近挂5750的价格,到现在为止就一家看房的,行情确实比较惨。更加坚定看淡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产。

(2) 物业在分化

一种是房龄老、物业差、地段差的小区,一种是房龄新、物业好、地段好的小区,在这两年行情中,分化的越加明显。

未来五年(2019年~2023年)房价何去何从?

上海老破小

以上海为例,2016年上海一波大涨之后,从2017年开始到2018年的两年时间,房价回调了大概15%之多,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上海各个小区的成交价情况的话,中环内的优质楼盘,房龄新物业好的小区,其实成交价比较稳定,并没有下跌多少。相反来说,越是那些房龄比较老,物业差甚至没有物业,也没有好学区的房子,下跌的越厉害,位置偏远的更容易下跌。去年看房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遇到2017年入场的房东,他们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首付都跌没了,如果是自住还好,如果是投资那真叫一个惨。

再比如重庆,重庆2018年上半年房价冲高之后,下半年开始回落,2018年上半年入场的投资者现在大部分都被套。2019年小阳春开始,重庆楼市略有回暖,在回暖的过程中就能看出来,房龄新物业好的小区,价格涨的比较快,就比如照母山版块,房龄比较新品质也都不错,在2019年的小阳春涨的不错。而房龄老物业差的小区,价格基本涨不动。

这种分化以后愈加明显,这跟我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是相吻合的,例如之前很多人都是住在农村,他们想在城市里安家落户;原来住在城市里的人可能几代人挤在一套小房子里,现在每一代人都希望分开住,有自己独立的房子;原来住在远郊的小房子里,工资涨了,有了积蓄,想换到市区里的大房子住。这一些都是我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人们总是想住更好的房子,所以以后的趋势就是看多好物业,看淡差物业。欧神之前说的老破小、老破大流派,在楼市的下半场未必行得通。

(3) 购房人群分化

现在在买房的人群,大部分都是之前上车的人二次置换,或者买入第二套、第三套,因为之前上车了,所以吃到了房价上涨的红利,对楼市仍然有信心,想把这种赚钱的事重复做。

现在看空楼市的人群,大多数都是没有买房的人,或者是住在县城或者小城市的人,他们虽然自称有房住但是自己的房产既不能变现也没有多少价值,他们大多都后悔在之前的某个时候错过了上车机会,现在劝他们买房上车的话兼职比登天还难,他们甚至拒绝听你任何的建议,你想想,他们原来看到的100万的房子没有买,你现在劝他们200万买进来,他们会骂人的。

这两派人群现在越来越分明,看多房价的人,自然信心十足,买定离手坐等升值;看空房价的人,就坐等房价崩盘,炒房客割肉离场呢。

第三个问题,现在依然在买入房产的人群,是什么样的人呢?

(1) 刚需和改善人群

买房结婚,孩子上学,二胎换房,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买到满意的就好。

(2) 强制储蓄

一些不差钱的主,每年资金都比较富裕,没有太好的投资项目而且也不愿意放在银行贬值,所以每年都买个1-2套房子当做强制储蓄了。我听过最有钱的主是每年定期买入7kw的房产,贫穷限制我的想象啊。

(3) 金融属性

这部分人,知道货币每年贬值12%的速度,所以他们大多选择金融属性比较好的房产买入,我知道的有重庆和临沂,可以2成首付或者1成首付,甚至做成0收入买入,低首付多贷款,通过贷款来抵抗货币贬值。房价如果每年能再涨一点,就更合他们的心意了。

(4) 投资套利

房产也是商品,房价有涨跌,能流通,所以跟股票、债权、鞋子一样,自然有很多人通过买卖房产获利。大家都是为钱,没必要互相歧视,开心就好。

以上是楼市的分化,现在给买房意见。

1. 刚需和改善人群,多看房,年底择机买入,买到自己喜欢的房子就好。

2. 四五线小城市和县城,多余的房产择机卖出。

3. 买入的话去看资金量大小,资金大的话去一线城市买,一线城市中现在最有潜力的城市公认是深圳,资金量小的可以去低价区有潜力的城市,重庆、长沙等等。

4. 手里的房产要流动起来,卖出老旧房产,换成优质房产。

最后欢迎关注三爷,持续分享房产、投资、创业等信息,所有一切与赚钱有关的信息都是三爷关心的。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