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和长三角新规划,广州和深圳到底谁更有潜力?

何谓说 2019-08-21 19:40 阅读 3000+

这两天关于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消息炒的沸沸扬扬,也带动A股市场大涨。于是就有人纷纷猜测深圳房价会不会再创新高,甚至有人呼吁大家赶紧上车。

关于国家在深证这么大的动作,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从下发的文件中可以看出,此次从国家层面只是把深圳在经济、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再次做了强化,如果去过深圳的朋友就应该知道,深圳的拓荒精神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深圳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深圳人的心中。当然先行示范区的文件中,还是能够看出一些国家对于深圳未来发展的期待,除了在经济领域再次重申了创新、创业、创意之都以外,更是有大量篇幅说到了政治、文化领域,原文用到了“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样的话,这实际上这也是深圳目前相对比较弱的部分。

珠三角和长三角新规划,<a href=广州和深圳到底谁更有潜力?" inline="0">

这么重大的利好消息,在广大的网友当中犹如投下深水炸弹,配合前些日子上海临港自贸区的政策,很多人会有疑问,这回国家要支持深圳发展,那上海怎么办?

可能很多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心只能有一个,所以不是上海就是深圳,又或者是根据国家对地方的政策扶植来判断长三角和珠三角必须得有个高下之分。

十年前我们一线城市是北上广,后来变成北上广深,前几年呢,又变成了北上深广,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将来是不是有可能变成北深上广,上海地位是不是终究要被深圳取代?根据我的理解,我不认为深圳和上海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也谈不上深圳和上海未来竞争的问题。

珠三角和长三角新规划,广州和深圳到底谁更有潜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往往来自于两个方面:一种竞争来源于地域,另外一种竞争来源于行业。

从地域上来看,深圳位于珠三角地区,上海位于长三角地区,距离遥远,所以谈不上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

从行业上来看,上海更加侧重于发展金融,深圳的产业则更多地集中在科技创新领域。真正和上海形成竞争关系的,应该是杭州苏州南京这样的强二线城市。而和深圳形成竞争关系的,应该是广州和香港。

一定程度来讲,珠三角的竞争比长三角要激烈的多,毕竟广州、香港也都是一线城市。比如先行示范区里说到将有序推动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的班轮航线。探索研究发现,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境手续,这就意味着在邮轮产业上深圳、广州、香港三者之间将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从位置上来说深圳、广州、香港三个邮轮港口距离较近,客群重叠一直都是血淋淋的肉搏厮杀状态。对比来看,长三角苏杭地带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了集群效应,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

珠三角和长三角新规划,广州和深圳到底谁更有潜力?

所以,无论从地域还是从产业上来说,深圳和上海之间都没有竞争关系,而过去深圳的强势崛起,却对广州这个老牌一线城市形成不小的冲击,大量年轻人一毕业就奔赴深圳,这对于广州形成了人才挤出效应,深圳过去就是依靠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走出了科创中心的地位,未来也将会继续走这条路。而这样的人才虹吸效应实际上是对整个大湾区来进行辐射,对于港澳台地区的年轻人,深圳无疑是强势的告诉大家深圳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珠三角和长三角新规划,广州和深圳到底谁更有潜力?

既然深圳的发展和上海没有竞争关系,那上海和谁形成竞争关系呢?

我们还是要从上面说到的地域和产业两方面来看。从地域上来看,现在长三角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集群与辐射效应,不存在激烈竞争关系。但从产业上来讲,上海的竞争对手是有的,那就是香港,这是因为上海和香港一样,都是定位于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目标都是要争取远东地区老大哥的地位。从目前来看,香港肯定是更加成功的,但是假如上海拥有了与香港一样的政策支持,比如说成立了真正的自贸港,资金货物都能自由进出而不收取关税,上海是不是就能够快速发展迎头赶上呢?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来自于中国内地的资金是不是会回归到上海,我觉得上海是大有可为的。

回到上面提到的深圳赶紧买房上车的问题上,我想说的是,从土地的供应量来说,深圳相对于上海确实不足,如果人口仍然不断涌入的话,房价的上涨也是比较大概率的事情,但考虑到目前国家对房地产方面的调控,还是那句老话,如果是刚需,那就尽早出手,如果是投机炒作还是建议谨慎为妙。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在下方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