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探索中心城区住房保障新路子

深圳晚报 2019-08-20 15:46 阅读 2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福田区立足实际解难题,以多渠道筹集、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探索出一条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住房保障新路。这不仅是逐层递进破解难题的智慧之见,更是科学设计勇于创新的担当之举,让辖区居民和各类人才有得住、住得好,以住房红利撬动改革福利。

8 月 19 日,2019 深圳产业园区、城市更新、城市土地和房地产业博览会(总第 46 届)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位于 1 号馆的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展区以 " 广种福祉,安居福田 " 为主题,运用高科技手段展示福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体系,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深圳福田探索中心城区住房保障新路子

▲2019 年房博会上,位于 1 号展馆的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展区。

福田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刘柏廷到展会现场巡馆,详细了解福田区住房保障工作情况,希望住建部门进一步总结经验,攻坚克难,不折不扣落实好全区住房保障工作各项建设任务,为福田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提供坚实保障,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福田力量。

人才聚集:中心城区住房保障需求激增

福田区是深圳市中心城区,是深圳的行政、文化、金融和科创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全市最高,而占地面积仅 78.66 平方公里,可开发用地少。2018 年,福田区 GDP 达 4150 亿元,地均 GDP 连续十二年深圳市排名第一。城区快速发展带来人才大量聚集的同时,也加剧了住房供需矛盾。截至目前,福田户籍公租房在册轮候库家庭达 7.02 万户,约占全市在册轮候库家庭总数的 30%。

建设保障房,释放的是政府对民生的殷殷关怀。" 十三五 " 期间,福田区计划新开工和筹集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 35576 套。为克服土地资源瓶颈,福田区住建局通过新供应用地、公共配套上盖、城市更新配建、棚户区改造、跨区工改保、城中村统租改造、社会房源规模化租赁等多种途径,发挥多主体力量,扩大住房保障供给。

强化住房保障,应向改革要动力。如今,福田区顶层设计相继落地、渐次开花:将所有新供应居住用地全部用于保障房建设,启动安托山 13-01 地块等保障房项目建设;城市更新项目全部按规定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房,如天健天骄北庐配建项目等。

攻坚克难:多形式拓宽保障房筹集渠道

2.3 万平方米的公共配套设施,功能性与人性化兼备,一所幼儿园、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高端写字楼 …… 这是福田区华富村东、西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蓝图。改造后的华富村东、西区住宅面积逾 43 万平方米,配建不少于 13 万平方米、2400 套的保障房,将打造为中心城区的 " 居民幸福生活家园 " 和 " 城市公共生活典范 "。

福田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由政府主导、国企实施,改造后住宅部分除返迁房外,全部建设保障房,已成为福田区保障房建设的主要途径。目前,福田区第一个棚改项目——华富村东、西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步启动的南华村棚改项目,将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提供全面的住房保障配套。

为集约利用土地,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开工建设多个公共配套上盖保障房项目。目前,已在福景、福沙消防站启动全市第一批消防站上盖保障房项目,在中康变电站开工全市第一个变电站附建保障房项目。位于福田区景田路与莲花路交汇处的福景消防站上盖保障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12700 平方米,将提供 102 套约 6700 平方米的保障房。

在辖区土地资源稀缺制约下,福田区与社会企业合作,将企业自有工业用地用于保障房建设,已建成龙华区伟禄雅苑、龙岗区坤宜福苑等多个大型安居工程住区。作为目前全市最大的工改保建设项目,宝安区汇裕名都项目保障房建筑面积 44.10 万平方米,共 7755 套。其中,第一期 1600 套保障房已竣工验收,并面向福田户籍轮候库家庭配租。

深圳福田探索中心城区住房保障新路子

▲伟禄雅苑保障房项目。

创新打造深圳市首个城中村人才公寓——水围青年人才公寓,破解城中村综合治理难题;探索规模化租赁模式,盘活社会存量房源,已筹集天健缤悦荟、荣超城市春天花园、呈元驿人才公寓等多个项目,并以人才住房价格对各类人才出租,扩大保障房来源。

工匠精神:打造全市保障房标杆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保障房建设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其质量保障始终备受关注。在建设程序上,福田区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设计专家库,邀请规划、建筑、结构专家参与,全面提升保障房规划设计品质。深度运用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引入华润置地、天健集团等一流代建企业,并以市场化风险管控机制保障代建责任和维修责任履行到位。通过聘请第三方巡查单位,在工程建设、房源交付等各阶段全流程监管,提升保障房建设质量。

在建造技术上,福田区保障房项目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以工业化的建造手段促进资源集约利用、施工安全高效,如天骄北庐、汇裕名都、天健公馆等独立成栋保障房项目,全部实施装配式建筑。全面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新建保障房项目全部按照国家二星或以上等级进行设计,舒适宜居,节能减排。如竹子林地区 B301-0019 地块保障房项目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建成后可大量减排 CO2、SO2,每年节电约 15 万千瓦时。

深圳福田探索中心城区住房保障新路子

▲福田区保障房项目全面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舒适宜居,节能减排。

规范管理:保障居住品质稳步提升

保障房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要真正使住房困难群众受益,还必须在使用、退出等方面建立规范机制,实现公共资源公平善用。

为落实人才强区战略,福田区出台《福田区产业人才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福田英才荟 " 人才租赁住房和租房配套补贴管理实施办法》等规定,对福田辖区企业人才配租房源,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补贴等,形成了覆盖高层次人才、产业人才、新引进人才的保障房分配体系,助力人才安居。

智能化的管理系统,也让福田的保障房服务 " 科技范 " 十足,便捷度满分。720°VR 看房选房系统,市民足不出户即可查看房源情况;无感知人脸识别系统,有效加强人员入住管理,提升居住安全性;在线报修小程序,为住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维修服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福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将保障房建设纳入历年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住建、规划、更新等部门,共同推动保障房项目建设,初步建立了 " 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 " 的住房保障制度。

福田区住建局局长杨占东表示,住建部门将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增强住房保障能力,为实现全体人民 " 住有所居 " 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让辖区群众安居福田、乐享福田。

深圳晚报记者 温银妮 通讯员 徐悟 文 / 图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