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战争越来越白热化

老钱说钱 2019-04-11 01:30 阅读 1000+
城市战争越来越白热化城市战争越来越白热化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一个文件叫《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要再往城市里灌1个亿人口。

前两天这个工程再次迎来窗口指导:

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超、特、I型、II型大城市到底有哪些?我找张了图:

城市战争越来越白热化

*资料来源:wind,如是金融研究院整理

*注:新政中强调以城区常住人口作为城市划分的依据,城区人口只包含市辖区的城镇人口,下辖县镇不在其中,农业人口也不在其中。部分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与常住人口会存在一些差异。

格局大概是这样的,京沪继续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广深继续引进人才。

深圳过去一个月有超过10万人才来办理咨询落户,官方都受不了了,喊话说人才引进持续一整年呢!大家错峰来办好不好,别急~

二线省会和经济强市将是吸纳人口的主力军。

户籍限制只是筹码之一,人家是否愿意来还要看城市的经济实力、就业机会、人均收入、买房难度等等。

三四线城市因为竞争力弱,人口流出的趋势不会改变。

所以结论还是之前的结论:一线往外赶,三线往外跑,二线迎来最大的机会窗口。

城市战争就像一场长跑,城镇化饱和度就是终点线。

一线选手已经快到终点,二线城选手开始冲刺,三线选手被越拉越远。

发展就像长身体,窗口期一旦错过,不可能再有机会了。

有人说这个政策是在保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但我不这么想。

大家都是用脚投票的,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潜力到底如何,谁都不傻。

就好像996制度下仍有大量年轻人对程序员岗位趋之若鹜—能提供大量高薪岗位,别的都好说。

问题是,三四线城市能吗?

但政策确实利好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热门城市放开放宽落户等于变相放开限购,新移民涌入也加剧了各地楼市供不应求的情况。

没有了户籍限制,家庭为了下一代从三线 ➡️ 二线 ➡️ 一线的「财富搬家」案例会越来越多。

比如这样:

城市战争越来越白热化

这种案例在知识星球里还有不少,人生要选对。

城市战争越来越白热化

面对这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我在之前的文章和星球里写过一些对策。比如:

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户口价值」仍然不容小觑,有口子就别错过。

一线城市里,深圳仍然随时敞开怀抱,二线城市对本科生基本都是零门槛。

我们全面看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不建议你在这些城市里再有投资行为。

比如建议你趁着三四线还有关注度,价格还算坚挺,棚改还没完全停止,卖掉老家多余的房子,置换成二线城市,财富搬家。

楼市价差大和价差小的二线城市,如何选板块、选房源,这些都在「人生要选对」星球里有帖子详细写过。

如果你刚毕业不久,可以考虑去单价3万以下的二线城市打拼,多关注这里的工作机会。

一线城市对年轻人越来越不友好,但二线要相对容易很多。

如果你一线城市无法上车,也建议挑个心仪的二线城市买房,给自己留条后路。

总之,二线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三线城市不是不好,只是对年轻人而言,有一种绝望叫力不从心,有一种焦虑叫过于安逸。

哪怕为了下一代,也不得不挪窝。就算你不离开,下一代大概率还是要离开的。

过去三四年选择了热门二线城市,并且买房上车的人已经开始兑现红利了。

那些毕业后在武汉苏州重庆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成家立业的大学生,打心眼里感谢这些城市,算上杠杆,账面回报翻两倍不止,人生赢家了!完爆那些去一线打工的同学。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选择城市就是选择人生,人生要选对!

我找了几篇之前关于「城市选择」的文章:

全面看空三线城市房产

走,到二线城市去!

给二三线刚需们一个小建议

落户深圳,这效率可以的

知识星球预计本周就能恢复了,欢迎加入我们的「人生要选对」,全职解闷儿:

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均可加入。

城市战争越来越白热化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