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与“家族”告别

凤凰网房产 2019-08-06 16:21 阅读 1000+

编者按:每个城市都是一座山,每个企业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是讲述者。他们曾默默无闻,他们曾偏安一隅,他们最终拔地而起,他们面临挑战。 解读历史与模式,见证低谷与高峰 ,恒大、万科、碧桂园……与时代并行的房企,它们将在字里行间里一一呈现。

中南置地新晋千亿,是“从水下突然冒出来”的。在争规模的同行厮杀得不相上下时,它低调地破千亿,并提出要在3年内实现利润超11倍增长的目标。

2009年,中南置地还只是一家江苏的区域性房企,2018年就已是一家破千亿销售额的全国性房企。它的成功被总结为三点:一、大盘模式转为小盘模式;二、“去家族化”制度的成功;三、城市布局战略的转变。

2005年到2012年,中南走的路线与现在截然不同,手上项目几乎全是百万平方以上的大盘项目。以2010年为例,2010年中南在全国共拥有10个项目,其中一半是建筑面积为百万方以上的大盘,总计87.07万平米的销售面积中,百万大盘项目占比88%。这种打包拿地、大盘开发的模式虽能降低公司的土地成本,但开发周期较长、前期投入过大,且资金回笼较慢,不利于规模扩张。另一方面,大盘开发模式容错率较低,对决策要求较高。

2013年,公司开始转向小盘深耕,按近几年流行的话说,叫高周转。在项目选择上,中南开始从做百万方大盘转而做15万方左右的高周转项目。从中南近7年的开发项目变化可以看出,50万方以下的小盘占比逐渐成为中南的开发重心。

2016年对中南来说也是重要的转折年,总部搬至上海,这是中南彰显全国化决心最重要的标志。随之而来的是,管理团队的大变革。中南决定剥掉“家族企业”这身外衣。2016年8月8日,在澳洲留学时期练过摊的陈昱含开始走上前台,接过父亲陈锦石的董事长一职。之后,直接把董事长一职让位给聘请来的明星职业经理人陈凯,自己只出任总裁。这在中国民营企业里是极为罕见的。从2016年至今,中南管理团队几乎完全刷新一轮,家族痕迹越来越少,高层到中小层管理人员都以职业经理人为主。

数据证明了这种转变的成功。据公开数据,2018年中南置地的销售额达到了1520.5亿元,据相关机构公布的排行榜显示,中南置地已经位列第18位。而2015年,这一数字为225亿,三年番了6倍。

为了长远发展,陈昱含改变了组织建设。她认为中南人的进取状态和士气很重要,因此将城市公司改名为“战区”。“战区”之间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进行战略裂变。

第三个推动中南新晋千亿的发动机是布局战略的改变。

如果说2013年是中南经营模式的转折点,那么2015年就是中南战略布局的转折点。2015年中南提出要加快向一二线城市布局,保留有潜力的三四线城市。2015年,中南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占比已经接近30%, 2016年成功拓展天津、杭州、武汉、无锡等新区域市场,2017年新进深圳、宁波郑州、成渝、西安、昆明等29个热点二线城市。可以说,中南的这个转变恰好踏准了房地产周期的红利期,从而在2016年和2017年两年均实现销售业绩的翻番增长,2018年一举突破千亿。

市场都在等着看陈昱含和中南的更多裂变。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