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率,规划密集,挤兑实体产业,三问剑指“前海热”?

溪晓蓓 2019-08-01 01:10 阅读 1000+

随着前海“归巢”三年计划推进的如火如荼,接二连三的前海“归巢“政策宣讲会紧锣密鼓地释放各种政策扶持,优惠补贴,规划升级、以及粤港澳青年引进细则。前海品牌开发商们都卯足了劲儿奔走相告。


“前海热“再次升温的同时也招来了各种质疑声。近期一篇网文披露单方数据,声称深圳当前甲级写字楼的平均空置率偏高,其中前海片区尤甚”,吸引了不少眼球。



“前海热”难掩空置率居高的尴尬?

空置率,规划密集,挤兑实体产业,三问剑指“前海热”?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上半年,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福田达16.1%,南山为21.7%,前海则高达65.7%。直接拉高全市空置率。前海由于大量供应入市,并且该板块基建及配套不完善,市场还未成熟,所以空置率较高。


于是,“前海热度难掩空置率居高不下”的观点喧嚣尘上。


先用几个事实数据来论证它。


观察写字楼空置率,要与产业空间的供需弹性结合。既要满足现实需求,又要考虑长远需求的经济周期。保持一定的供给弹性和逆周期扩充。一是为未来发展预期留有回旋余地,二是建立适当的产业门槛,引进优质项目。


观察写字楼空置率,还要纵横向对标结构和片区数据。写字楼从建成到成熟有自身的成长周期,前海目前处在起步期和成长期,总体还是一个大工地。深圳福田中心区的成熟型CBD与前海成长型CBD各有特点和侧重。近年来深圳写字楼市场呈现逐步西移的趋势,金融、科技、专业服务等企业逐步由罗湖、福田向南山迁移,未来随着前海、后海建设的提速,势必将有更多企业向西迁移。并且步伐随着大量优质项目不断入市而加快。


近年来深圳写字楼市场呈现逐步西移的趋势,金融、科技、专业服务等企业逐步由罗湖、福田向南山迁移,未来随着前海、后海建设的提速,势必将有更多企业向西迁移。并且步伐随着大量优质项目不断入市而加快。

空置率,规划密集,挤兑实体产业,三问剑指“前海热”?

前海将重点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四大产业领域。要在前海15平方公里的土地完成如此多的功能任务,必然要有功能齐全、配套成熟的产业空间做保障。从一片滩涂起步到2012年完成前海工程,大量前海注册企业尚未进驻。前海规划建设规模现代化商务写字楼,是缜密前瞻先进的规划布局。


前海处于整体开发状态,土地陆续出让及开发过程中,衍生出各开发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商的办公空间需求。同时,前海坚持为香港拓展发展空间,主动增强与香港的关联度,已与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新格局。


高端写字楼挤兑实体产业空间?

这里需要普及一个产业经济常识。


楼宇经济、CBD经济圈,是城市经济产业链技术链发展到高端阶段的必然选择,写字楼承载的优质产业空间将吸引头部企业、创新研发企业、专业服务企业入驻聚集,由此形成总部经济的产业圈。与写字楼相对应的是工业园、产业园,主要为制造型企业提供生产空间。所以一个城市到底要建多少写字楼,是产业规律和市场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头脑发热地开疆拓土。


前海楼宇空间主要配置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研发设计、大数据服务等,都是服务粤港和深圳实体经济的产业要素。不能把发展产业性服务业与实体经济对立起来,更不该由此得出高端写字楼挤兑实体产业的结论。


2019年第一季度前海纳税百强合计缴纳税收95.92亿元,百强、各行业百强纳税占比均超七成。增速高达82.9%,头部效应明显,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政府加大对前海总部企业的扶持力度,减轻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归属感;目前已获得前海总部落户奖励企业42家,已出让地块中超过38家为总部型企业,未来将形成总部集群效应。


空置率,规划密集,挤兑实体产业,三问剑指“前海热”?

作为深圳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近年来前海注册企业数量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港资企业、世界500强、上市企业参与到前海发展建设中,总部企业落户,将形成强有力的产业聚集效应,势必带动区域写字楼市场发展 。


现如今,前海已吸收了356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前海中心。对标华尔街打造出800m的金融峡谷。每年也将拿出1.5亿元资金支持香港青年创业。总部型企业陆续进驻。金融企业扎堆基金小镇。以国内外知名开发商的率先抢滩布局。


对标世界湾区经济,规划过密且后继乏力?

从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发达城市的空间布局看,高密度规模化的产业楼宇体现了空间开发的立体化和集约度,也是保持城市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对标国际先进城市,深圳前海规划建设规模化密集化的写字楼集群,彰显了产业布局的规律性和超前性,也是深圳着眼大湾区发展和前海未来,实施保增长保预期的有力举措。

空置率,规划密集,挤兑实体产业,三问剑指“前海热”?

近日,一份权威数据调查,广深港成为投资者在大湾区最为关注的投资城市。尽管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境外投资更趋理性观望。但大湾区良好规划和如期建设,以及对标世界级的经济体量和发展预期,极大提振投资信心。近期境外资本持续关注华南市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更是关注的焦点。


同时,香港的机构投资者对大湾区表示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大约40%的调查参与者希望在2019年投资大湾区城市。相信在过去一年完成的两个主要基础设施项目,香 港- 深圳- 广州高速铁路和港珠澳大桥,加上大湾区发展计划,将使大湾区成为香港投资者的热门的目的地。


空置率,规划密集,挤兑实体产业,三问剑指“前海热”?

大湾区规划不仅仅带来了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推动大湾区城市群中资本,业务和人才的流动。这些对大湾区房地产市场都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2018-2020) 全方位优化前海建设,助力前海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两次提及前海扩容,将优化提升前海片区功能,推动修编前海总体发展规划,扩展发展空间,并在新范围实施前海有关支持政策。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14次提及前海,明确了深圳前海的战略定位为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也就是深圳的新中心。经济方面,允许大湾区内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全球K12学校荟同学校(现代化的全球学校)预计今年9月开学、伯克利(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现代音乐学院之一)未来音乐中心已于今年4月30日签署备忘录。眼见前海将切实地以一流的国际化教育与世界实现接轨。

空置率,规划密集,挤兑实体产业,三问剑指“前海热”?

2019年4月23日发布规划用地总建约160万m²,规划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科技专题馆、国际医院、国际教育科研机构可以预见,前海将成为媲美纽约的国际化大都市区前沿地带。


具备世界水准和视野的前海规划蓝图在迅速推演。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目前亚洲在建的规模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前海正快速完善各项公建设施,前海演艺中心选址完成,打造标志性文化设施;前海租赁发展用地,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前海国际学校已拟定英国哈罗公学的欧洲百年教育品牌,解决人才子女教育问题。同时前海发力科技创新,构建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形成前海桂湾“孵化器+ 加速器+生态谷”的科创空间战略布局,打造前海妈湾国际创新合作中心的两轮驱动。


空置率,规划密集,挤兑实体产业,三问剑指“前海热”?

年底将迎来第一批归巢企业

累积442项目制度创新成果,改革进程位列自贸区前列,全国首个自贸区5G网络全区域覆盖开通,自贸区内企业共享受税收减免164.09亿元。全国最大新金融、类金融企业聚集地共5.89万家,创建全国首个信用经济实验示范区,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6200亿元,首创人民币债券资产跨境交易平台,全国首个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港交所(QME)开业。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4周年,已然成绩斐然。


随着前海“归巢”计划的兑现落地,以进驻时间为标准,通过阶梯式的补贴比例吸引承租单位尽早回归前海,预计于2019年底将迎来第一批归巢企业,现楼产权单位将受益。


截至2019年上半年,项目落成入市,包括第一季度的华润置地大厦B座、华润置地大厦C座,第二季度的五矿金融大厦、万科滨海置地大厦、卓越前海一号 二期T1和T3、地铁金融科技大厦、喜之郎大厦、香槟金融中心和太子湾一期。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