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成都楼市失去了“地铁溢价”

搜狐焦点成都资讯 2021-05-17 09:20 阅读 713

神州大地一直传说,成都在好看的皮囊里,藏着个有趣的灵魂。果然,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内的“黑白琴键”楼梯,这两天又冲上了各类热搜,又被越来越接地气的人民日报点名表扬。踩在上面,《成都》的旋律就飘荡起来,特文艺,特拉轰,特能营造初恋的氛围。

成都地铁更大的一条新闻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刚刚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20年底,成都地铁的运营里程从2019年的302.2公里飙升至518.5公里,排名上升3位,超越武汉、深圳、广州,跻身全国第三——其实,这也是世界第三。

此前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已透露,到2025年,成都地铁开通运营及在建里程将达到850公里,加上3条市域铁路,成都轨交的KPI将达到1000公里。

01成都地铁密度已是内地巅峰

《报告》指出,上海地铁运营里程雄踞全国第一,达693.8公里;北京地铁排名第二,达653公里。考虑到成都与帝都、魔都在已建成城区面积上的巨大差距,可以说,成都地铁的密度,是中国38个地铁城市中巅峰的存在。地铁运营里程是一座城市的硬实力,而地铁客运量就是城市的软实力。上海是全国地铁客流量最大的城市,2020年地铁客流量平均每天约771.82万人次,紧随其后的是广州(656.13万人次)、北京(621.3万人次)、深圳(442.52万人次)和成都(331.32万人次)。不过,在今年4月2日,清明小长假的前一天,成都地铁的客流量达到703.6万人次,刷新了历史记录。也就是说,大成都的每两个人,当天就有1人次乘坐了成都地铁!

这样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成都的城市活力非常强劲。相对来说,知名的高房价城市苏州宁波厦门在地铁利用效率上远远低于成都,已经跌破我国“地铁运营初期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的红线,很有些尴尬。

02“人类神迹”为TOD模式托底

成都地铁的历史,不过才10年半而已。到2015年底,运营里程也仅仅86公里。换句话说,近5年里,成都地铁的建设速度堪称“人类史上的一大神迹”。仅在去年,成都就完成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近490亿元,在全国仅次于杭州。如此的大手笔和大魄力,除了为城市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论据,还反映出城市发展逻辑的深刻改变。长期位列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二的成都(近550万辆),已通过真金白银投资地铁,践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斗胆预料一句,成都一旦过了对本土汽车生产的保护期,“限制上牌”几乎不可避免。

而以地铁为依托,成都的TOD模式正在渐入佳境——眼下的TOD示范项目,只是一个开头,只要运营效果达到预期,城市级、区域级、社区级的TOD项目会遍地开花,把“摊大饼”的层层递进发展模式,转化为“以点带面”的新模式。

03“地铁房”日益沦落为伪概念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生猛进击,成都的中心城区(11+2区域)除青白江外,目前已全部拥有了地铁;绕城以内的人口密集区,基本实现了地铁覆盖。那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出现了:开发商一再强调的“地铁溢价”,因为地铁的高密度分布,已开始沦落为一个“伪概念”。按统计部门的解释,小区距离地铁站点步行5分钟内的房子,称为“正地铁房”;步行10分钟内的,称为“准地铁房”;步行15分钟内的,称为“近地铁房”。当然,超出15分钟的房子就不再是“地铁房”了。成都人民愈加感觉到,要在绕城内找到“非地铁房”,还真的有点难。都怪城市的步子跨得太大了!不过,在地产开发圈混了十多年的陈林(化名)告诫大家,地铁上盖物业号称“正地铁房中的极品”,其实居住体验并不太友好。毕竟过于噪杂的人流,怎么也不能为睡眠质量和个人隐私提供帮助。“如果有售姐跟你提地铁上盖物业的‘地铁溢价’,你一定要谨慎。因为距地铁口步行5-10分钟的房子,居住体验更好,也更有价值。”当然,要说正地铁房、准地铁房要比近地铁房升值潜力高出太多,也不过于乐观。毕竟时代在巨变,比如共享单车,已很大程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正有较大升值潜力的,是城市级TOD内的房源。这是城市优质资源的沉淀池,具有难以复制的优势。”陈林还提醒说,未来地铁建设再上台阶后,远郊的通勤变得比较方便,“但仍然不建议在远郊置业,理由是教育、医疗两大资源,远郊依旧不可能与核心城区相比。那些在远郊炒作地铁房概念的项目,最好谨慎选择。”

来源:成都37度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