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米宅 2020-03-03 16:18 阅读 458

答案是,曼谷。


开门见山,且足够坦诚。


曼谷这个城市,是你便览全球之后仍有惊异的奇葩。


制造业堪比中国中西部,但便利店却堪比东京和台北;基建配套堪比二三线城市,但旅游业又堪比香港,色情业还是东莞的师父;满大街都是奇怪香料味,但饮食业又堪比广州……


最惊奇的是,曼谷的商业可能是集全亚洲*商业之大成,其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国内的北上广深,甚至堪比香港。


曼谷商场的动线中庭、设计装饰和陈列布品,统统要领先国内十年以上。


这两年,一批批的国内设计师前往曼谷取经,又时常抄个半吊子,不了了之。


1


存量商业改造,是横亘在商业运营里的最大难题。


如今,这个难题流转到国内的所有一二线城市里。伴随国内城市化的进程推演,在一二线城市里留存下大量的老商圈、老商业和老百货——


它们占据着城市里最核心的位置,拥有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和密集的客源。但因为规划陈旧、设计落后,业态老套,而逐步退出市场。


如何盘活这些存量商业,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最大课题!


在曼谷,有种存量商业的改造,叫脱胎换骨。


Siam Discovery是在曼谷Siam商圈开了20年的老百货。


1997年开业时,它长这个样子——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从外观看,似乎是注定要被时代淘汰的传统百货。


18年后,其所有者Siam Piwat斥资1.8亿美元,并邀请日本Nendo佐藤大操刀更新室内外设计,并重新调整定位和业态。


历时一年之后,它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它从传统百货,变成了95后的“生活方式实验室”。


它充分利用年轻人对世界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把整体风格改造成一个探索生活方式的实验场,把消费者变成探索者和学习者。


商场里运用了大量的格子元素,带着年轻人的气息——多变、迷幻、复杂且不循规蹈矩。


比如,这个外观立面展现——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远远望去,第一眼的感受就是:年轻的、时尚的、潮流的、多元的。


这种格子元素的贯穿不仅停留在外观上,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上,也有更加让人惊艳的展现。


比如,中庭的设计变成了一个夹杂大量格子元素的迷宫——


这个格子迷宫,并不仅仅是一种装置艺术。


每个格子,其实都具有放置内嵌显示屏,用以展示产品的功能。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这个中庭设计是贯穿整栋商业四层的。所以,我们进入商场之后,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格子迷宫从四楼的天花板上垂直落下。


与迷宫一起落下的,还有的202块内嵌迷宫之中、交替辉映的显示屏,它们闪烁着斑斓的产品信息。


你的目光会追着这些镶嵌于迷宫里的显示屏,不由自主的走向二楼、三楼、四楼……


传统百货里,如何向高楼层冷区引流的问题,迎刃而解!


除了高层区难以引导人流之外,传统百货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层高偏低,空间压抑。


除非彻底拆除改建整栋建筑,否则层高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佐藤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了更加大胆地设计。


在传统百货里,商铺和商铺之间是有区隔的,每个品牌都有一个独立商铺和独立区域,这种区隔会让层高偏低的空间,更加有压抑感。


不如——


干脆打破商铺之间的区隔和边界,用开放式陈列和紧凑的场景设计,去除层高偏低带来的不通透感。


鞋包配饰区的边界被打破之后,鞋子包包像艺术品一般被展示在交替错落的布品台上。


一个巨大的旋转楼梯垂直而下,琳琅的潮鞋树从天花板上垂直生长出来——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男装区的的边界被打破之后,衬衣和领带被展示在充满极简主义风格的原木色衣橱中,又同时和巴洛克风格的地砖形成强烈的艺术冲突感——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在这些开放式的陈列空间中,穿插的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不同主题场景空间。


它们是像气味实验室一样的香水展台——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它们是像充满迷幻气息的酒吧一样的餐厅——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边界打破之后的商场,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通透感的艺术展馆,商品被搁置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站台上;穿插入主题场景之后的商场,仿佛变成了一个场景迷宫,穿过一个转角,就是另一种体验……


传统百货的压抑感,荡然无存。


逛商场这件事,既像是在浏览一场艺术大秀,又像是在进行一场场景探险。


曼谷Siam Discovery这个商场,我去了三次,但每次都要停留3个小时以上,每次也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我想,最好的商场也不过就是如此。



仿佛让人永远有探索欲,又仿佛让人永远不会有厌倦感。


2


这些年,国内很多商业开发商都喊出了一个口号:


“专注社区最后3km”


由此,并延伸出很多社区商业。其中,做的比较好的先驱者,有如万科的万科里。


但是,这些社区商业的建筑形式,大都是没有特色的混凝土小盒子。业态大都是超市、母婴店、早教中心和连锁餐饮,做的好一点,会带一个小小的电影院。


从本质上说,仍未摆脱邻里中心的限制。


我在曼谷,看到了迄今为止我认为最好的社区商业——The Commons。


这是一个建筑面积只有5000㎡的混凝土玻璃盒子,但在这个玻璃盒子里,我看到了生活最温暖的模样。


创办人是一个姐弟俩,他们想做一个区别于传统商场,根植于社区之中的,带着自家人特有温暖的栖息地。


这是一个内部种满绿植的透明四层建筑,它不像传统商场一样,节奏很快,目的性很强,仿佛一进去就在拼尽全力的勾引你去消费。


它希望你能在这个小小的栖息地里慢下来。


所以,它的电梯是藏起来的,而把作为主要垂直动线的上下楼梯做的很快,梯步做的很矮,甚至还穿插了大量的缓坡。


阶梯和缓坡两侧,种植了大量的绿植。阶梯之间,还有很多摆着外摆桌子和休闲座椅的平台。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动线和空间本身就是开放的、闲适的。


我们可以散着步,悠闲惬意的从一层走到二层、三层、四层。走累了,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在旁边的台阶上坐下来,台阶旁边可能是一家奶茶店,也可能散落着两三本书,视线穿过透明的玻璃幕墙,外面就是璀璨的城市。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我们可以在一楼的18家餐饮店里,自由的挑选来自全世界的美食,比如曼谷最受好评的咖啡,泰国象岛长居评分榜首的墨西哥餐厅,曼谷最好吃的披萨。挑选*食之后,我们可以自由的拿到公共区域的阶梯上、露台上、外摆上,和三五好友一起分享,闲聊日常。


我们顺着悠长的旋转楼梯,向下俯瞰。有人闲聊、有人用餐、有人看书、有人喝咖啡、有人玩乐器……阳光从天花板上散落而下,为这一切镶上温暖的金边。


你会感觉,最好的生活大抵就是这样。


The Commons的二楼,曲曲折折的转角处藏着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小店。


比如一家叫做Plant House的花艺店里,汇集了老板精心挑选的当季盆栽、若干吊兰和几束小花,在植物中间,还藏着很多非常有情调的家居饰物。


老板是一个学艺术的可爱姑娘,她想通过这家小店把植物的神奇和艺术的韵律,带入到我们的家和生活里。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The Commons的三楼,被定义成玩乐区。它既藏着属于成人的瑜伽馆和健身房,也藏着属于孩童的儿童乐园。年轻的父母,在周末可以把孩子寄养在填满乐高、拼图和玩偶的天堂里,自己去旁边的健身中心做个瑜伽。


The Commons的顶楼,是一个彻底开放和自由空间。这里的厨房、天台和小草坪都可以租借。这栋建筑的所有者,希望能给这个偌大城市,提供一个可以分享自己和分享人生空间。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其实,我自己也很难完整的概述The Commons究竟是什么?


这个小小的混凝土玻璃盒子,提供了一切关于生活、关于温暖、关于朋友、关于分享的东西,能满足你所有对于美好的想象——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她在都市夜空中所散发出来的暖黄色温情光芒,充满让人留恋的气息。


从中走出来的每一个人,都会产生一种错觉——


这个混凝土建筑,在散发出一种叫家的气味。


以前我不知道,最好的社区商业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曼谷看到The Commons之后,我知道了。


3


过去两年,国内的很多商场开始注重和原生地的地缘文化肌理相融合。


如何在商业设计中,融合更多地缘传统文化的元素?


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商业运营者思考的问题。


然而,我不得不说,国内再一次落后于曼谷。


大家提到泰国,一定会想到水上集市。喧闹清晨,身着艳丽传统服饰,头顶草帽的人们划着独木小舟满载瓜果蔬菜和鲜花,飘荡在水上吆喝着……


水上集市,就是属于泰国的传统文化肌理。


去年11月8日,曼谷最大的地标级商业ICONSIAM开业了。它做了一件开创性的事,把水上集市的业态肌理,做进了商场的负一层。


ICONSIAM的负一层,拥有一个叫sooksiam的室内水上市场,中文名叫“幸福暹罗”。


它几乎是一个最地道、最纯粹的泰国文化乌托邦。


一进入水上市场,首先需要穿过一个巨大的木门。这是由Amirrit Chusuwan设计,并由泰国本地工匠手工雕琢的巨大木质门,门上的雕花无一处不再展示泰国文化。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穿过暹罗之门,15000㎡的泰国传统水上集市画卷徐徐展开。


水上集市里汇聚了全泰77府的3000多种小吃、服装、雕塑、文创礼品、传统工艺和表演艺术。蜿蜒而过的河流,穿插其中。


河流之上,飘荡的是色彩斑斓的泰式独木舟。河两岸的商贩全都身着泰式服装,河岸边的每一栋建筑都形态各异,木质的泰式吊脚楼,色彩斑斓的东南亚传统民居交错在一起。


行走其中,你会有一种恍然隔世感,仿佛穿越到最古朴的泰王国,触摸到泰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我特别喜欢的就是水上集市里的泰式包柱,几十根硕大的柱子上,每一根的雕花和图案都不一样,每一根都是泰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甚至,很多柱子和手工艺品旁边,都还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之后,还有泰中英三种语言的相关介绍。传统文化的肌理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在整栋建筑里。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我最最最喜欢的,就是一段从负一层的水上市场到一楼商场里的自动扶梯——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这段扶梯就像是从飞碟中射下来的两道光芒之路,扶梯下面是填满泰国传统文化肌理的水上集市,扶梯上面是填满*奢侈品牌的现代化商场——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北上广深,堪比香港


古典和当代,民族和国际,因为这条充满未来感的扶梯而连接在一起。



乘坐扶梯上下,仿佛换了个世界的隔世感。


什么是*的场景设计?


我想大抵就是如此。


4


我去过曼谷很多次,沉浸在这些光怪陆离的*商业场景里,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就如同是在经历一场场探险。


我时常在想一个问题——


为什么国内的一线城市,做不出来像曼谷这样的商业?


是因为缺钱?是因为消费能力没有达到?还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如泰国那样悠远?


通通不是!


曼谷的Siam Discovery,一个20年的老百货,从2013年开始更新升级,中间历经数次辗转,停业整顿调整数年。2016年再次升级改造,一共花了1.6亿美元,2017年方才绽放。


4年时间,都处于调整期内。其间的管理运营团队始终如一,没有转手,没有转卖,不断试错。


我实在想不到国内有哪家运营公司拥有如此耐性?


像这样的商场,假如放在国内,大概两年时间,已经转手三次了。


说到底,不过是我们的性子太急,我们的销售思维太重,我们没有静下心来做运营的心态。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代表楼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推荐的楼盘

    大家都在问

    更多问答

    热门评论(0)

    目前还没有用户对此小区进行评价